張貼日期:2010/9/16 上午 04:20:16
1. 牛奶蛋白纖維基本原理
牛奶主要成分為蛋白質、水、脂肪、乳糖、維生素與灰分等。蛋白質為製作牛奶纖維的基本原料。牛奶蛋白具備以下條件而能製成纖維:
1. 線型大分子:鏈狀蛋白為纖維蛋白;另一種為球狀,為球蛋白。奶中的酪蛋白為線狀。
2. 具一定柔性與分子間力:蛋白質主要由碳、硫、氮、氫、氧等元素組成,某些蛋白含有硫與磷(酪蛋白含磷)。蛋白質可視為許多α-胺基酸通過氨基與羧基間的脫水縮合而成,並連續縮合多次形成多肽。蛋白質中含有無數個多肽鍵,多肽鍵使大分子有高柔性,並使大分子間形成氫鍵,而使其具有較高分子間力。蛋白質還有其他極性基團如-SH, -NH2的貢獻。
3. 較好的可紡性:蛋白質與水型成膠體溶液,紡絲後,水分去除,大分子相互靠攏,分子間形成氫鍵、多肽鍵平行排列或扭轉在一起,轉化為不溶於水的固化絲條。絲條抗張強度可達2.5cN/dtex以上,可滿足基本紡織纖維要求。
註:胺基酸(Amino acid)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,賦予蛋白質特定的分子結構形態,使其分子具有生化活性。不同的胺基酸脫水縮合形成肽(蛋白質的原始片段),是蛋白質生成的前體,多肽是一種鏈狀的胺基酸。
肽又稱縮氨酸,是介於胺基酸和蛋白質之間的物質。胺基酸的分子最小,蛋白質最大,兩個或以上的胺基酸脫水縮合形成若干個肽鍵從而組成一個肽,多個肽進行多級摺疊就組成一個蛋白質分子。蛋白質有時也被稱為「多肽」。
2. 牛奶蛋白纖維製作
2.1. 純牛奶纖維
牛奶水分占85%以上,首先去除水分達60%以下,加鹼(NaOH)使脂肪分解。反應後,所得乳液中除蛋白質外都為不可溶於水的低分子物。蛋白質分子量大不能穿透半透膜,以此將其與低分子物分離,達到純化。也可加入無機鹽,即鹽析法使蛋白質析出而純化。
整體流程:蒸發→脫脂→鹼化→分離→揉合→過濾→脫泡→紡絲→拉伸→乾燥→定型→分級→包裝。其中揉合溫度約為60℃,製成紡絲液,並進行乾式紡絲,55℃空氣固化,獲得長絲後進一步100℃烘乾、捲繞。
2.2. 含牛奶蛋白的纖維
其為溶液紡絲,原液製備有共混、交聯、接枝共聚法。共混為牛奶蛋白與聚丙烯腈共混紡絲,交聯與接枝則是進行兩聚合物間的聚合反應,再進行紡絲。共混法簡單,但分散不均;後兩者較複雜,但牛奶蛋白的分散較佳、均勻,結合也最佳。
3. 牛奶蛋白纖維結構與性能
3.1. 型態結構
乳白真絲光澤,滑順手感,截面為啞鈴型或腰圓形,縱向有溝槽。
3.2. 物化性與生物特性
牛奶纖維質輕,初始模量大、強度高、抵抗變型能力佳。具一定摩擦與抱合力。因與大分子聚合,水溶性失去。另外,固化後的蛋白質分子結構緊密,不溶於水。而由於結構中大量氨基、羟基與羧基,纖維具良好吸濕與透氣性。腰圓或啞鈴截面與縱向溝槽有利於吸濕、導濕、透氣。化學性能方面,其耐酸性較佳,紫外線照射後強力下降不明顯,具一定耐光性。牛奶蛋白纖維化學與物理結構與羊毛、蠶絲不同,適用的染料較多,上染率高,染色均勻,牢度佳。
此外,牛奶纖維具天然抗菌功能,不會造成皮膚過敏。蛋白質為人體所需,對人體有親膚性與保養功能。
4. 牛奶蛋白纖維產品特色
牛奶蛋白面料光澤柔合、質地輕盈,柔軟手感、良好垂墜性能、富高雅感,適合春夏時裝。女裝與和服有採用,內衣更多。其保暖性也不錯,結合吸濕透濕性能,也適合寢具。也可與如萊卡混紡,製作針織運動衣或健身服。
5. 主要問題
(1) 耐熱性差,120℃以上泛黃、150℃以上變褐色,濕熱態下100℃、1h以上微黃。洗滌一般不超過30℃,熨燙不超過120℃,採低溫較適當(50~120℃)。
(2) 化學穩定性較低,耐鹼性與其他蛋白質先為相似。並不能用含氯漂白劑處理。
(3) 抗皺性差,梭織物易皺摺。
(4) 淡黃原色無法去除,純白製品無法得到。
(5) 生產還未達成熟,無法大規模量產,價格相對較高。